首頁 | > 企業文化 > 文化藝苑 |
蜻蜓河畔
熾熱烘烤大地,卷起層層熱浪,蟬聲代替林語,穿透機械轟鳴。申時未至,我來到洙水河畔,等待鋼桁梁被吊起,在光線、天空、矮樹、吊機與鋼桁梁組成完美構圖的瞬間,按下時間定格的快門鍵。
北面、南側、水上、對岸,我繞著正逐漸成形的洙水河大橋,乘著舟、舉著相機,上坡、臨水、入野,尋找著最佳拍攝點。“嘿,小哥,慢點走!”聽見背后的呼喊,我轉身探看,只見剛載我過河的班組工人劉作強師傅正向我揮手,“看你這一身‘家伙什’,是來拍照的吧?”我笑著點頭:“哈哈,沒錯。”“現在還不著急,等著吊車把鋼桁架吊準位置還有些時間”,他遙指施工處,“這可是個細功夫,絲毫不能馬虎,要保證一次成功。”
等待的間隙,目光不經意從喧囂的橋墩移開,滑向河面。剎那之間,我竟驚覺河面上、天空中,不知何時早已悄然遍布蜻蜓!它們密密匝匝,宛如浮游于宇宙中微小的星辰,又似闖入了一個只屬于蜻蜓的王國。凝神細看,兩岸的草尖、水面的波紋上,這些精靈竟多如繁星,夸張到仿佛隨手揮動網兜,便能兜住數十只。恍惚間,時光被猛地拽回十多年前,故鄉老屋的二層平頂,暑氣蒸騰的午后,我亦曾手執網兜,追逐那些掠空飛竄的精靈,樂此不疲地周旋搏斗,運氣好時,沉甸甸的網底便是小小的戰利品。
記憶的潮水尚未退去,隨著橋側加完配重的650T履帶吊再次轟鳴,巨大的鋼桁梁在吊臂牽引下徐徐位移,河面上那密布如云的蜻蜓,仿佛被無形的號令驟然喚醒,“嗡”的一聲,騰空而起!無數薄翼急速振顫,攪動起細密湍急的氣流。遠遠看去,它們仿佛匯成了一股碧色的、閃爍著微光的風,輕盈地掠過水面,又疾速掠過那懸在半空的鋼梁。
我慌忙舉起相機,取景框中景象奇異而壯闊:一邊是鋼梁的骨架,粗糲、堅硬、棱角分明;一邊是蜻蜓的薄翼,剔透、精巧、脈絡如畫。那巨大的鋼梁在吊索的牽引下懸垂于半空,烈陽輝映,青光閃耀,如同凝固的雷霆,帶著沉甸甸的力;而漫天騰起的蜻蜓,則如一陣迅疾的、碧綠的風,輕盈地拂過這鋼鐵的叢林。它們以微小之軀,竟在這雄渾的建筑圖景上,瞬時書寫出無數道流動的軌跡。
這力與輕的相遇,竟如此和諧地共存于同一片被驕陽炙烤的空氣里。我屏住呼吸,指尖微顫,終于在那鋼鐵與生命短暫交匯的永恒剎那,鄭重地按下了快門——鏡頭深處,鋼梁的骨骼與薄翼的精靈,在光與熱的蒸騰中,共同編織成一道跨越天塹的、無聲而堅韌的虹橋。
薄翼與鋼梁,雖形態各異,卻都承托著飛越的夢想。蜻蜓點水,輕盈掠過河面,以渺小之軀連接兩岸;鋼鐵長龍,沉穩扎根大地,以磅礴之力橫跨天塹。自然與人工,渺小與宏大,最終都在通往彼岸的路途中融為了一體——那便是生靈與造物,在時間與空間的某個交點,共同締造出的壯麗詩行。
作者單位:五公司